《养真集》中写道:自古神仙无别法,只生欢喜不生愁。
意思是说,对于世间的烦愁,即使是神仙也没有更好的办法,只有常想一二,不思八九,才能时常欢喜从容。
“只生欢喜不生愁”,是一种人生态度,也是一种人生选择。
喜忧参半是生活常态,有好有坏是人之常情,不好的事情不可避免,但也不用过度忧虑。
就像丰子恺所说:人间苦短,何必忧虑。
人生短短数十载,时间宝贵,不如以欢喜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分每秒。

01
以欢喜心过生活
甘寸及时贵似油,今朝欢乐便无愁。刘处玄《定风波》
谁都知道说话温和,面带微笑的样子很美,大家都喜欢这样的生活和这样的自己。
可是生活总有不顺心的时候,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,想要事事顺心何其之难?
其实很简单,以欢喜心待生活,以平常心过日子。
作家林清玄《人生最美是清欢》治愈了很多人。
尤其时书中的名句:以清净心看世界,以欢喜心过生活,以平常心生情味,以柔软心除挂碍。
很多人都将其作为人生信条,但很多人并不知道,他的人生在外人看来或许并不美好。
林清玄几乎是从底层开始的,家境也十分贫困,在十七岁时就开始离家外出务工。
从餐馆服务生,到码头工人,从自己摆地摊,到洗衣店烫衣服,杀猪养家……
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林清玄常怀欢喜心,并将这份心中的美好,写进了书中,写进了人们的心里。
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,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
生活不美好,那就更应该抓住那些微小的、美好的瞬间,并学会享受其中的温暖和快乐。
以欢喜心过生活,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、愉悦和有意义。
02
以从容心看世间
纵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惧。陶渊明《形影神》
经历的多了,就会发现有人终日慌慌张张,有人则是始终气定神闲;
有人遇事坐立不安,有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。
同样都是人,为何相差甚远呢?
因为后者明白,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,就两个字——从容。
何谓从容?
《小窗幽记》中的一句话,道出了本质: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意无留,望天空云卷云舒。
人生说白了,就是一边得到,一边失去的过程。如果执迷于得失之间,非但没有收获,还会让自己整日慌张。
唯有保持从容的心态,看淡这些得失,才能过好自己这一生。
从容不是指万事不上心,只求自己内心舒坦,而是做事有准备,心中有山海,从而不惧外界风云变幻。
忙碌时,别忘了抽出时间做规划;喧嚣中,别忘了让自己内心保持平静。
如此,才能不随处境的变化而自乱阵脚,时刻保持从容淡定。
常怀从容心,生活就对了。
03
以豁达心待春风
世事浮云何足问,不如高卧且加餐。王维《酌酒与裴迪》
世间俗事如浮云一般,倏忽而散,不值得放心上,且放宽心,高卧加餐。
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座右铭:人誉之一笑,人骂之一笑。
在齐白石还未出名之前,有一段时间他的画作饱受争议,有人对其赞不绝口,也有人对其骂骂咧咧。
对于这褒贬不一的争论,他并没有急于自证和辩解,而是一切都随外人而去。
在外界的不断争议中,齐白石创作了一幅又一幅名画,无声之中回应了那些曾经攻击他画作的人。
人生就是这样,越是遇到困苦和磨难,越是要存一颗豁达的心。
如果在面对外人的评价时,齐白石选择亲自上门理论,那么后面他又如何能创作出这一篇篇佳作呢?
生活的种种就如同走山路,有高峰,也会有低谷,你的心态则决定了前方是坦途大道,还是崎岖的小路。
以平常心看待得失,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,也不可能事事不如意。
看开一点,豁达一点,你会快乐许多!
汪曾祺在《人间草木》中说:世界先爱了我,我不能不爱它。
如果因为外界的因素而让自己郁郁寡欢,实在是得不偿失。
要明白,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,曾经种种都会淡化,所谓得失好坏,富贫美丑,最终都是浮云。
只有自己这一生的感受,才真正属于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