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歌赏析 白居易《春风》,古诗赏析

白居易《春风》,古诗赏析

春风

白居易

春风先发苑中梅,樱杏桃梨次第开。荠花榆荚深村里,亦道春风为我来。

白居易《春风》,古诗赏析插图

注 释

1.先发:最先催开。

2.次第:依次,一个挨着一个。

3.荠花:荠菜花。荠菜即今田边地中生长的一种野菜,又叫荠荠菜,嫩时可食。

4.榆荚:榆树未生叶时,枝条间先生榆荚,形状似钱而小,色白成串,俗称榆钱。

译 文

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,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,令人感到生机盎然。

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,春风拂过,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,欣喜地称道:“春风为我而来!”

赏 析

把村花村树描绘成为有感情的生命,尤其农村百花火热的迎春之情,写得极其真切,创造了一种“神似美”。并通过将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、桃花等相提并论,说明了春天是无私的。对花而言,春风过处,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,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的花信;而春风也从不厚此薄彼,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。

这诗写春风骀荡,化育万物,表达了诗人喜迎春色的愉悦。后二句写深村荠花榆荚,欢呼春风吹来。移情于物,使物境人格化,将无情的自然景物,写得充满感情,周身灵动,鲜活跳脱。作者《杨柳枝词》云:“依依袅袅复青青,勾引春风无限情。”立意、手法均与“荠花”二句相同。一写婀娜柳枝勾引春风,一写荠花榆荚喜迎春风。皆从春风写意,又同赋物以情,景随情化,写来不惟形象生动,尤其富于情韵。

作 者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

热门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