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,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,其作品以批判现实、关注民族命运为主题,其笔下的文字充满力量。本文将探讨鲁迅在《背影》中蕴含的深刻语录。
《背影》是鲁迅记录亲情、表达生活感慨的经典之作。文章中,父亲形象深入人心,其背影象征着坚韧、责任感,体现了鲁迅对家庭、亲情的珍视和对传统美德的批判。
文中“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,穿着黑布大马褂,深青布棉袍,蹒跚地走到铁道边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难。可是他穿过铁道,要爬上那边月台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,两脚再向上缩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,显出努力的样子。”这段描写展示了父亲爬月台的艰辛,体现了他的坚韧和执着。
“过铁道时,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,自己慢慢爬下,再抱起橘子走。到这边时,我赶紧去搀他。他和我并肩地走,快到铁道口时,他向我招手,让我过去。他走了几步,回头看见我,说:‘进去吧,里边没人。’等他进去后,他再进去。”
这段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照顾,也体现了他的孤独和寂寞。鲁迅通过这段文字揭示了社会现实和家庭矛盾,同时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和愧疚之情。
《背影》中还有许多其他深刻语录,如“我本来也无可尊敬,也不愿受人尊敬,免得不如人意的时候,又被人摔下来。况且我虽然那时没有什么别的心思,但也总不能忘却,自家是卖国军队的父亲。”这段话表达了鲁迅对父亲忠诚于国家、民族事业的理解和敬意,也揭示了家庭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。
总之,《背影》是鲁迅深刻情感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体现。它让我们领略了人间亲情的美好、父亲的无私和关爱,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现实和家庭矛盾。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深刻语录不仅对当时的读者有启发,对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强烈的共鸣和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