竺可桢自幼勤奋好学,善于思考。
小可桢2岁时,父亲便开始教他认字。小可桢似乎也十分了解父亲的厚爱,每次都能按着父亲的要求仔仔细细地练 着。有一天,父亲要到外地去办事,临走时对小可桢说:“可桢,今天我有事,不能教你识字了,放你一天假好吗?”小可桢听到这话,赶忙紧紧拉着父亲的衣角,非得让父亲教完字才放行。
小可桢不仅特别喜欢学习,还喜欢动脑筋。他的家乡经常下雨,有时一下就是好几天。有一次,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数着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滴,“1,2,3,4……”突然发现在每一个水滴的落地处,石板上都有一个小坑坑。小可桢马上去问妈妈,石板上为什么会有小坑坑?
妈妈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:“可桢呀,你问得好,这就叫‘水滴石穿’,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,可日久天长,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个小坑来。孩子,读书、办事情,也是这个道理,只要持之以恒,就一定能成功。”
小可桢向母亲点了点头,牢牢地记住了母亲的话。从此,“水滴石穿”这一格言成了竺可桢的座右铭。
1.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。
座右铭
A.míng
B.mín
正确答案:A
2.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。
落地处
A.chù
B.chǔ
正确答案:A
3.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。
A.yán
B.zhān
正确答案:A
4.这段文字记录了竺可桢小时候的哪几件事?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。
答案解析:
第一件事:跟父亲学认字。 第二件事:理解“水滴石穿”的道理。
5.本文主要围绕哪句话进行描写的?
A.“水滴石穿”这一格言成了竺可桢的座右铭。
B.小可桢不仅特别喜欢学习,还喜欢动脑筋。
C. 竺可桢自幼勤奋好学,善于思考。
正确答案:C
6.请结合文章内容,选出你对“水滴石穿”的理解。
A.日久天长,水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个小坑来。读书、办事情,也是这个道理,只要持之以恒,就一定能成功。
B.日久天长,水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个小坑来。所以一定要保持石板上方的清洁,以免石板被水滴滴穿。
正确答案:A
阅读刘禹锡《陋室铭》和崔子玉《座右铭》,完成15――19题。(共12分)
【甲】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孔子云:“何陋之有?” ――(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【乙】无道人之短,无说己之长。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世誉不足慕,唯仁为纪纲①。隐心而后动②,谤议庸何伤③?无使名过实,守愚圣所臧④。在涅贵不缁⑤,暧暧⑥内含光。柔弱生之徒,老氏诫刚强⑦。行行⑧鄙夫志,悠悠故难量。慎言节饮食⑨,知足胜不祥。行之苟有恒,久久自芬芳。――东汉崔子玉《座右铭》 注释: ①纪纲:法度;行动准则。②隐心而后动:三思而后行。③谤议庸何伤: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?④臧:褒奖。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:比喻品格高尚,不受外界污染。⑥暧暧: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。⑦柔弱生之徒,老氏诫刚强:徒,同“途”,道路。老子认为,柔弱者久长,刚强者先亡。⑧行行:刚强的样子。⑨慎言节饮食:说话须谨慎,饮食等欲望须节制。
15.解释下列加点短语。(2分) ①惟吾德馨 ( ) ②无案牍之劳形( ) ③往来无白丁( ) ④行之苟有恒 ( )
16.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。(4分) (1)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(2)世誉不足慕,唯仁为纪纲。
17.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。(2分)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8.乙文作者不主张张扬个性和彰显自己真实的思想。文中哪几句可以看出来?(2分)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9.学则须疑,尤其是学习文言文,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。例如,学习《马说》一文,我们懂得了 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,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`勇气;学习《陋室铭》一文,我们赞赏刘禹锡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,但同时也应该摒弃 _________________ 的落后思想。(2分)
参考答案:
15.①品德高尚。 ②使身体劳累。③没有学问的人(或知识浅薄的人)。 ④如果能坚持(有恒心)。 (共2分。答对两个得1分)
16.(1)苔藓痕迹碧绿,长到了台阶上;草色青葱,映入了竹帘里。(2)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,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。(共4分,每句2分。略有欠缺的可以不扣分)
17.在涅贵不缁(2分。答成“在涅贵不缁,暧暧内含光”的建议不扣分。自己概括不得分)
18.参考:“无说己之长”,“隐心而后动”,“守愚圣所臧”,“暧暧内含光”,“慎言节饮食”(。共2分。答出1句给1分,得满2分为止。有偏差的可以考虑给1分)
19.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;孤芳自赏、清高孤傲。(2分。意对即可)
座右铭以及理解
“宽厚仁和,倾诚无忌”——清代喻昌在《医门法律》认为:“医,仁术也。仁人君子必笃于情,笃于情,则视人犹己,问其所苦,自无不到之处。”“以人为本、尊重生命”——东汉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·自序》认为医理艰深,疾病千变万化,医生必须具有“爱人、知人”的精神。南宋肖纲在《劝医论》中指出:“天地之中,惟人最灵,人之所重,莫过于命。”
“医乃仁术,仁善立业”——宋代林逋在《省心录·论医》中指出:“无恒德者,不可以作医,人命生死之所系。”清代名医费伯雄认为:“欲救人而学医则可,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……”明朝王绍隆在《医灯续焰》中说:“医以活人为心。故曰,医乃仁术。”
“为医之道,必先正己”——南宋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明辨:“凡为医之道,必先正己,然后正物。”明代陈实功在《外科正宗·医家五戒十要》提出:“夫医者,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;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;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。”
仁心仁术、视病犹亲、术德兼修、感同身受,成为中医人文道德观的重要表达,需要我们后学持续传承与不懈践行。
“一视同仁,贵义贱利”——明代李梃在《医学入门》认为:“欺则良知日以蔽塞,而医道终失。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,而医道日昌。”明代龚延贤在《万病回春》提出医家要一存仁心;二通儒道;三精脉理;四识病原;五知气运;六明经络;七识药性;八会炮制;九莫嫉妒;十勿重利,当存仁义,贫富虽殊,药施无二。
“精求医理,博采众长”——魏晋褚澄在《褚氏遗书》指出:“博涉知病,多诊识脉,屡用达药。”《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》要求行医者“医学贵精,不精则害人匪细。”要术德兼修,至精至微,“医道精深,不可浅尝辄止,而医者责任重大,临证不可不慎。”
“一心赴救,视病犹亲”——从中医药有史以来,无论是唐代的“患坊”,或是苏东坡创办的“安乐病坊”,无不充溢着仁慈博爱的人文道德。隋唐孙思邈在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第一·大医精诚》指出“大医”修养的两个方面:“精”与“诚”。“精”,指专业熟练;“诚”,指品德高尚。明代张景岳在《类经图翼·自序》论及:“医之为道,性命判于呼吸,祸福决自指端,诚不可猜摸尝试,以误生灵。”
“廉洁淳良,不唯名利”——明代裴一中在《言医》指出:“医何以仁术称?仁,即天之理、生之源,通物我于无间也。医以活人为心,视人之病,犹己之病。”清代叶天士在《临证指南医案·华序》说道:“良医处世,不矜名,不计利,此其立德也;挽回造化,立起沉疴,此其立功也;阐发蕴奥,聿著方书,此其立言也。”
医生的座右铭集锦
1)医者以草率诊疗为耻。
2)行妙手仁心医术,立高尚医德医风。
3)患者无分贵贱,爱人胜于爱己,百拇医药。
4)医为仁人之术,必其仁人之心。
5)没什么比生命更重要,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崇高。
6)做人重在诚,为医重在德。
7)病友急我急,病友想我想,病友需求我奉献。
8)细微显真情,平凡塑仁心。
9)医者多一份关爱,患者少一分痛苦。
10)脾好医,气好医;脾气不好医。
11)不重千金价,惟推一体仁。
12)医德为玉,医术为金。
13)俭以养德,廉以立身。
14)立院济世,行医为民。
15)医德医风见于心,至善至诚践于行。
16)树医德、重医术、善医人、勤医心。
17)没有什么比病人的.利益更值得医生关注。
18)至德行本,善医济世。
19)德高技精铸大医风范,礼全心诚创和谐医患。
20)心不如佛者,不得为医。
21)用爱谱写真情,用心呵护生命。
22)把苦、累、怨留给自己,将乐、安、康送给病人。
23)风高人心醉,德厚院生辉。
24)厚德载物施仁术,大医精诚济苍生。
25)面对面问诊,心连心开方。
26)术惠病人,德传天下。
27)除人类之病痛,助健康之完美。
28)医者父母心,仁德值千金。
29)行医一生,奉献一生,不求名利,只求利人。
30)精医重道,仁心惠世。
医生的座右铭推荐
1)医行天地间,品高德自远。
2)说到不如做到,要做就做最好。
3)妙手两肩担道义,良医一心为病人。
4)不求出名,只求别出事。
5)做自己能做的事,不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儿。
6)医·精益求精,德·永无止境。
7)创新之路勤为径,服务争优心作舟。
8)清廉是为人之本,贪黩是祸害之源。
9)天道重医道,医道须仁道。
10)妙手仁心医患,杏林春暖人间。
11)厚德精医,止于至善。
12)医学贵精,不精则害人匪细。
13)修医德于细微处·正医风从点滴起。
14)无论在任何压力下,也不能滥用自己的知识。
15)爱院求实,常修从医之德;创新奉献,常举兴院之事。
16)医德泽天下,仁爱润古今。
17)处世做人存正气,从医崇德树新风
18)一个医生对待病人:一要治病,二要治心。
19)你可以有同情心,但不要同情心泛滥。
20)换位思考常思患者不易,将心比心多为患者着想。
21)想病人所想,急病人所急,为病人所需。
22)厚德精医,心诚利人。
23)德乃做人之本,廉是行医之道。
24)一言一行不忘医德准则,一举一动常思患者痛苦。
25)大节不可失,小节不可纵。
26)医德承载生命,爱心传递真情。
27)用药如用刑。刑不可误,误即于人命。
28)扶伤救死弘人道,济世匡民暖杏林。
29)心系患者方能德被天下,胸怀百姓始信大爱无边。
30)医术贵在精,医德贵于金。